在中建交通四川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征程中,始终活跃着一批坚守初心、勇于担当的先进典型,他们以专业诠释责任,用实干创造价值,让他们一起走进这些榜样,感受新时代工程人的坚守与突破。

吴雨柯,2020届校招生。五载耕耘,从青涩学子到工程“多面手”,他有幸与中建交通共同成长,一路“建证”自他与事业的蜕变。
2020年初到项目工程部时,他还只是个手持相机、记录现场的“旁观者”,对深层的技术逻辑一无所知。直到师傅在箱梁钢筋绑扎现场突然发问:“边腹板与中腹板的U型防崩钢筋朝向为何不同?”他一时语塞。他用钢筋头在地上画图解释:边腹板受偏心荷载,需斜向布置;中腹板对称受力,应垂直布置。那一刻他幡然醒悟:图纸不是冰冷的线条,而是会说话的工程语言。从此,他白天携图纸跑现场,夜晚对照规范反复钻研,逐渐学会提前预判绑扎碰撞点、优化支撑方案,有效避免了多次返工,真正从被动记录的“新人”,成长为能独立担当的工程技术人员。
后来在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试验室轮岗期间,他秉持“数据经手必负责”的态度,严谨对待每项检测,建立清晰台账,做到全程可追溯。三个月,他从试验“小白”成长为可独立编制检测方案的技术员,真正明白了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的意义。
2023年,他转战都江堰水务一体化项目,面对全市首个水处理线上图审项目—徐渡污水处理厂审批无先例的困境,他日夜攻坚,通过持续沟通与材料优化,最终推动项目顺利过审。紧接着,地质偏离、设备漏项及排放口冲突等难题接踵而至,可能致使成本激增数百万。他牵头优化双池结构、设备选型及道路设计,成功节约成本364万元。这一役不仅实现了显著经济效益,更让他深刻认识到,新时代的工程人必须兼具技术、沟通与价值创造的综合能力。
担当才能诠释使命,实干方可守护初心。回首五年,吴雨柯始终怀着满腔热忱,从心出发,以奋斗姿态争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线“排头兵”,践行“先行”文化,匠心深耕,善建而行,以实干与担当,为公司和行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!(陈炜、李镇宇)
编辑:连萌
审核:孙英利